"皮蛋"在這兒可以列入罕見食物,
雖然不常吃但前陣子在亞洲超市買了一盒來解饞。
追根究柢會忍不住買皮蛋的原因是因為去年聖誕節貓妹妹做了銷魂的皮蛋柴魚豆腐,
這家鄉滋味讓貓貓我意猶未盡,雖然Mr.櫻不吃皮蛋...
我還是忍不住帶了整盒"黑黑蛋"回家慢慢"自己消化"。
一盒整整六個大皮蛋...本來還正在煩惱該怎麼解決,跟朋友聊天得到一個靈感!
對唷!來煮皮蛋瘦肉粥不是正好嗎?!!
清淡去油膩,是過節大魚大肉前後"解油"的好食材呢。
小時候最常吃的皮蛋瘦肉粥是貓爸爸自己熬的,
港式的道地做法...突然間要我做出來真是個小挑戰!
只能說我努力回想爸爸的方法自己東拼西湊努力想煮出回憶裡的味道。
是該打電話回家問他才對,不過礙於時差...這次就自己實驗吧!
食材:
米 1杯
糯米 半杯
水 10:1(水與米的比例)
鹽 適量
豬瘦肉 300克
米酒 3湯匙
薑 3薄片
蒜頭 2辦
鹽 適量
胡椒 適量
皮蛋 3顆
步驟:
1。豬肉切薄片與米酒,薑絲,蒜末適量的胡椒和鹽醃一個半小時(醃越久越入味)。
2。米與糯米洗乾淨用果汁機打碎(偷吃步的方法),可以減短熬粥的時間。
米與水以1:10的比例在鍋子裡加上適量的鹽慢慢用中火熬煮,米開始呈現糊狀就可以轉成小火。
把醃好的肉在熱水中很快川燙放入粥裡跟著一起熬。(我煮了2個多小時...肉都快化開了)
最後在關火前的十分鐘放入皮蛋丁稍為悶煮一下就可以開動。
在自己的廚房裡看到兒時回憶中很愛吃的粥...有一股莫名的感動!
一種傳承的感覺,爸爸以前煮給我們暖胃的粥,現在換我們煮了(๑◕‿‿◕๑)。
這禮拜寫E-mail回家一定要跟他們分享!
謝謝爸媽淺移默化的教導,讓我把兒時老家的味道帶到自己的家♡
歡迎加入♥開動with Kat♥Facebook(點此) 生活&美食版
最新生活小故事請至FB!